来源:螺丝不吃粉
1、帮忙带孩子却要付出晚年的所有时光
“妈,您来帮忙带孙子,以后就在这养老吧!”这话听着好像挺孝顺,可是对于很多婆婆来说,却成了一道枷锁。
现在似乎婆婆帮忙带娃成了默认的“传统”,而且子女默认婆婆同住,不仅要帮忙带孩子,还要帮忙做饭、做家务,甚至未来的几十年的生活都绑定在一起。
更让人无奈的是:有些婆婆把孩子带大了,想回自己的家时,却仍然遭到子女的反对,似乎把婆婆当成了“免费保姆”,一直要为子女付出。
婆婆的付出,从最初的“帮忙”逐渐演变成了“义务”,甚至变成了“道德绑架”,不帮忙带娃就是不体谅子女,不帮忙做饭做家务就是不知道心疼子女,不近人情。
2、不帮忙带孩子却被指责,不近人情
展开剩余45%因为现在社会对“婆婆”角色的期待,很多婆婆都不敢拒绝带孩子,生怕被贴上“不心疼子女”“不近人情”的标签。
婆婆受不了舆论的压力,只能默默地顺从,逐渐的他们的付出成了“理所当然”。
而且,婆婆生活的时代和年轻人的时代不同,难免会有差异,一旦有摩擦时,如果儿子不能处理好婆媳之间的矛盾时,遇到厉害的媳妇,婆婆的处境更加被动。
既不能抱怨,也不能离开,只能继续“隐忍、牺牲”。
所以,我们要明确界限,带孩子是帮忙,而非义务。
应该尊重婆婆的意愿是否愿意继续同住,而不是默认“来了就一直留下”。
带娃并非等于养老,子女心里的“养老”方式也不能等同于婆婆心里的养老方式,所谓的“同住尽孝”而实际上呢?真的是同住尽孝吗?同住真的没有对婆婆有所期待吗?
我想年轻人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思。
发布于:河北省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